審計調查表明:重慶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成效初顯(07-11-29)
2006年,按照國務院的統(tǒng)一要求,重慶市在全市范圍內推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改革。最近,審計署駐重慶特派辦在重慶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專項審計調查中發(fā)現,重慶市針對農村中小學教學環(huán)境差、生活條件艱苦、邊遠山區(qū)師資力量薄弱的實際情況,出臺五項配套措施,推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順利進行,取得了明顯的成效。
一是增加農村教師津補貼,穩(wěn)定教師隊伍。針對機制改革后,學校服務性收費被取消,教師收入有所下降的實際情況,2006年,重慶市財政安排2.4億元專項轉移支付,按每人每年1800元增加津補貼,解決了20萬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問題。
二是建立農村邊遠學校教師特設崗位,并從代課老師中招聘公辦教師,緩解農村條件艱苦地區(qū)教師短缺問題。2007年,重慶市財政安排專項經費2000萬元,增設特設崗位1390人,為邊遠農村中小學安排了一批年富力強的教師。同時,重慶市通過公開考試,從9658名報考的代課教師中招聘7593名公辦教師,并全部充實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學校任教,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邊遠地區(qū)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,也有效地促進了城鄉(xiāng)教育的均衡發(fā)展。
三是實施飲水工程,改善農村中小學生活條件。2007年,重慶市財政專項安排資金3000萬元,用于解決5002所飲用水困難的農村中小學打井、修蓄水池和供水管道,學校師生喝上了潔凈的自來水,改善了農村中小學校的生活條件。
四是實施黑板改造項目,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。2006年,重慶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034萬元,投入全市39個區(qū)縣對農村中小學黑板進行改造,更換黑板1.40萬塊,維護黑板5.90萬塊。
五是安排專項資金,對43萬貧困女童實行“零收費”。在按照新機制的要求實行“兩免一補”政策的基礎上,2006年,重慶市政府將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女童入學問題,作為落實改革政策、惠及貧困家庭的一項措施抓落實。重慶市財政投入2580萬元,免除43萬貧困女童的作業(yè)本費和寄宿學生住宿費,使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女童實現了“零收費”。
由于重慶市采取上述積極措施,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,穩(wěn)定了教師隊伍,促進了學生回流,有力地推動了改革,成效明顯。據重慶市教委反映,2006年免除學雜費的學生人數達到388.5萬人,享受面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的95%。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間累計減輕農民負擔達19.58億元。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初中階段入學率分別由2005年的99.91%和97.75%,上升到99.95%和98.35%;小學、初中輟學率分別由2005年的0.27%和 1.65%下降到0.07%和1.43%。
【關閉】 【打印】 |